知名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概念   

番荔枝

番荔枝(学名:Annona squamosa L.),属于番荔枝科(Annonaceae)番荔枝属(Annona)的落叶小乔木,具有多种别名如洋波罗、洋菠萝、番梨及释迦。该植物因其果实外形与荔枝相似而得名“番荔枝”,同时其果实体由众多成熟的子房和花托合生形成,外观类似佛像头部,故有佛头果或释迦果之称。原产于热带美洲地区,包括墨西哥、哥伦比亚、哥斯达黎加等地,后被引种至中国、越南、苏丹等国家。在中国已有超过300年的栽培历史,主要分布于浙江、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省份,常见于灌丛、丘陵山坡及疏林环境。

番荔枝为热带及亚热带水果,其植株通常高3至5米。树皮呈灰白色且较薄。叶片互生并排成两列,质地薄纸质,形状呈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叶基部为圆形或阔楔形,叶背颜色苍白绿色。花朵单生,偶有2到4朵聚集生长于枝顶或与叶对生,呈青黄色且下垂,花期在5月至6月之间。花蕾披针形,萼片三角形,雄蕊数量多,密集生长,形态为长圆形。果实为聚合浆果,表面无毛且黄绿色,外覆以白色粉霜,呈圆球状或心状圆锥形。果肉白色,乳糕状,味清甜,果期从6月至11月。

作为一种营养均衡的优稀水果,番荔枝果肉含有16种氨基酸,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。单个果实重量约为350克,可食率约67%。因其独特香味和多汁果肉,适宜加工成果汁、果酒、花蜜、糖浆、果冻等多种产品。此外,番荔枝的根、叶、果实均可用作药材,味道甘甜,性质寒凉,具有杀虫功效。其果可治疗恶疮肿痛,补脾;种子含油量达20%;树皮纤维可用于造纸;根部可用于治疗急性赤痢、精神抑郁以及脊髓骨病等病症。

目录

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

番荔枝植株高3至5米,具有灰白色且较薄的树皮,多分枝。叶片互生,排成两列,为薄纸质,呈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度在6至17.5厘米之间,宽度为2至7.5厘米。叶基部呈圆形或阔楔形,下面苍白绿色,初期被微毛覆盖,后变为无毛。侧脉每边有8到15条,叶柄长度在0.4至1.5厘米之间。花朵单生或2至4朵聚生于枝顶或与叶对生,长度约2厘米,颜色为青黄色且下垂。花蕾呈披针形,萼片有3片,呈三角形并被微毛覆盖;花瓣共6枚,分为两轮,外轮花瓣肉质、长圆形、狭而厚,被微毛覆盖,呈镊合状排列;内轮花瓣极小,退化成鳞片状且同样被微毛覆盖;雄蕊数量众多且密生,形状为长圆形,顶端接近截形;心皮为长圆形且无毛,每个心皮含有一颗胚珠,柱头则呈卵状披针形。果实为聚生果,由数十个小瓣组成,每个瓣中包含一颗乌黑晶亮的小核(即黑色籽)。整个果实无毛,呈黄绿色,形状为圆球状或心状圆锥形,直径介于5至10厘米之间,表面覆盖着白色粉霜。果肉为白色,质地如同乳酪般细腻柔软,味道清甜可口。其种子为黑褐色扁长形,外观类似于瓜子,光泽度好且坚硬无比。

分布概况 编辑本段

番荔枝原产于热带美洲,包括墨西哥、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等地区。随后,这种水果被引种到中国、越南和苏丹等地,并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得到了广泛栽培。

中国的分布情况:在中国,番荔枝主要种植在浙江、台湾、福建、广东和广西等省份。

生长环境 编辑本段

番荔枝通常生长在灌丛、丘陵山坡以及疏林地带。它喜欢光照充足、气候温暖干燥的环境,不耐寒霜,年平均气温需达到21摄氏度以上。该植物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,开花期需要适度干燥的条件,但过于干旱或高温则不利于授粉和受精。此外,当大气湿度低于70%时,会导致大量落花,影响结果率。番荔枝对土壤类型要求不高,可在沙质土、排水良好的黏土、酸性土或钙质土中生长,但避免积水低洼地。花期一般在5至6月,果期则为6月至11月。

繁殖方法 编辑本段

自然条件下,番荔枝的花存在雌雄异熟现象,即雌蕊先成熟,这导致自然授粉后的坐果率较低,常出现花朵未结出果实或结果不稳定的情况。为了提高繁殖效率,可以采用人工繁殖技术,如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等方式。

番荔枝的繁殖方法包括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,其中种子繁殖通常选择春季进行播种。由于其种子外壳坚硬且休眠期较长,直接播种可能导致发芽率较低和出苗较慢。为提高发芽率,建议选取果大且形状端正的果实,取出种子洗净并晾干后播种;若用于次年春播,则需充分晒干。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可以有效提升发芽率。

对于嫁接繁殖,一般选用普通番荔枝作为砧木,当砧木直径达到约1厘米时即可开始嫁接。根据季节不同,嫁接方式也有所区别:春季因韧皮部不易剥离,通常采用枝接法;而夏秋季节则更适合使用芽接法。

合理的水肥管理也是栽培技术中的重要一环,有助于促进植株健康生长。新定植的番荔枝幼树需要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,理想的湿度范围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%~80%,这对缓苗和植株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。在夏季温室去膜后,如遇多雨天气,应及时排除积水以防止根系病害的发生。由于番荔枝对锌、硼、铁、钾、镁等微量元素需求量大,特别是在酸碱度较大的土壤中,除了施用有机肥外,还需调节土壤酸碱度,并通过叶面施肥或施用微量元素的粒剂进行补充。对于新定植的番荔枝幼树,建议勤施薄肥,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,可采用环状施肥、放射状施肥、穴状施肥和条沟施肥等方式。

番荔枝番荔枝

花果管理方面,由于室内缺乏花粉传播媒介,导致番荔枝坐果率较低,因此在中国北方温室种植时,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。最佳的授粉时间是在花瓣半张开且花药未裂开时。此外,为了提高果实品质,应疏除畸形果、病虫果及过多过密的小果。

病虫害防治也是关键。

番荔枝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的优质珍稀水果,其果实富含16种氨基酸,包括人体所必需的7种氨基酸,并且含有钾、钠、钙、镁、铁、锌等矿物质。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肌肉功能和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。

番荔枝的主要病害包括叶斑病、果实蒂黑病和根腐病。其中,根腐病会导致植株根部腐烂,内部组织变色变黑,叶片枯黄凋萎。为预防这些病害,需加强田间管理以增强树势。虫害方面,主要天敌有天牛、粉介壳虫以及果实班螟蛾等。针对天牛侵害,可采用棉球蘸取敌百虫液的方法来消灭幼虫。

采收期通常在7至11月间,成熟的果实应及时采摘并存放于阴凉、遮荫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,或置于冰箱中保存,亦或进行晒干处理以延长保存期限。

主要价值 编辑本段

番荔枝是一种果实,平均单果重量约为350克,其可食部分约占67%。这种水果在成熟后通常直接食用,而在马来西亚,人们会将去核后的番荔枝加入冰淇淋或与牛奶混合制作冷饮。此外,番荔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适量食用有助于预防维生素C缺乏症。

经济方面,番荔枝的种子含油量高达20%,且富含多种脂肪酸,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,这使得它在工业开发中具有较高的价值。同时,番荔枝的树皮纤维也是造纸的好材料。由于其独特的香气和多汁的果肉,番荔枝适合加工成果汁、果酒、花蜜、糖浆、果冻等多种产品,其果肉还可用于制作具有润肤效果的膏药。

药用价值方面,番荔枝的根、叶和果实均可用作药材。这些部位味道甘甜而性寒,具有杀虫等功效,可用于治疗恶疮肿痛、肠道寄生虫病等症状。根部味道苦涩、性质寒凉,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适用于治疗热毒血病等症状;叶片则味苦涩、性质微寒,具有收敛涩肠的效果,可用于治疗小儿脱肛等问题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王楚然    下一篇 张子枫

标签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